|
|
|
性 別
|
|
女
|
最高學歷
|
|
碩士
|
學校科系
|
|
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
|
現 職
|
|
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
|
專業證照
|
|
-
台灣諮商心理學會認證心理諮商督導(臺諮心督證字第103012號)
-
諮商心理師(諮心字第000050號)
-
教育部講師(講字第093077號)
-
教育部中等教師(中字第9302762號)
|
講師年資
|
|
13
|
授課區域
|
|
北基宜、桃竹苗
|
授課專長
|
|
諮商與輔導、團體諮商技巧、就業市場現況與趨勢、生涯發展與輔導、心理師專業督導、伴侶婚姻治療、催眠治療、圖卡媒材投射、塔羅諮詢、禪繞靜心
|
授課經歷
|
|
-
大學通識課程/對象:大學生
-
心靈圖卡與自我探索
-
愛情心理學
-
塔羅與心理
-
助人陪伴歷程與技巧
-
常受外邀課程主題【諮商師個案問題概念化整合督導工作坊】/對象:心理師、社工、實習心理師)
邀請單位:
-
禪繞畫靜心與自我對話/對象:諮商輔導人員、教師、學生、父母、社會大眾
邀請單位:陽明大學、中央大學、家扶中心、中原大學、台灣藝術大學、元培科技大學、建國科技大學、亞洲大學、聖約翰科技大學、大漢技術學院、基隆女中、永春高中、大安高工、松山家商、新北市仁愛國小、新北市新和國小、孫運璿紀念館、920服務學習聯盟、新北市就業服務中心、八里療養院社工室
-
情感與親密(伴侶親密關係修復、遠離恐怖情人、親密與情慾,親子關係連結…) /對象:導師、家長、大學生、社會大眾
邀請單位:晚晴協會、台灣藝術大學、醒吾科技大學、德霖技術學院、淡江大學、三重高中、永平中學、松山工農、成功高中、中山女中
-
梳理情緒,貼近你我的心(情緒與自我覺察)/對象:導師
邀請單位:文化大學、台灣藝術大學、聖約翰科技大學、輔仁大學
-
其他主題:喪偶悲傷、創傷失落、生涯賦能、自我探索與整合..等
|
經歷概述
|
|
諮商輔導實務21年 (含諮商督導10年)
現任:
-
國立台北教育大學、華梵大學諮商中心諮商督導
-
新北市學生諮商中心 外聘督導(94迄今)
-
督導合作學校包括:國立台北教育大學、台北市立大學、文化大學、實踐大學、台中教育大學、暨南大學、國防大學、交通大學等心理諮商相關系所)
-
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 兼任諮商心理師(103.8起)
-
天使心諮商中心 兼任諮商心理師(104.5起)
-
松德精神科診所 兼任諮商心理師(104.7起)
-
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 兼任心理師、合作講師(103.8起)
-
晚晴婦女協會 兼任婚姻/伴侶諮商心理師、志工訓練合作講師 (100起)
-
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特約講師(103起)
-
新北市衛生局災難創傷事件 特約心理師(99迄今)
-
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諮商中心 兼任家庭/伴侶心理師(103.4起)
-
華梵大學諮商中心 兼任心理師103.8起)
-
新北市永平完全中學、興南國小、台北市東園國小 特約家庭/親子諮商心理師(103.10起)
-
華梵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-「愛情心理學」、「助人陪伴歷程與技巧」、「塔羅與心理諮商」「心靈圖卡與自我探索」課程(94迄今)
曾任:
【專任】
-
華梵大學諮商中心主任、專業督導 (93-103)
-
格致中學(國/高中)專任輔導教師2年(87-89)
-
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專任督導2年(85-87)
-
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專任輔導員3年(82-85)
【兼任】
-
陽明大學、馬偕醫護專校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、諮商督導(103-104)
-
新北市單親家庭服務中心 特約心理師(99-102)
-
國民健康局戒菸中心兼任諮商心理師(92-93)
-
高雄市苓州國小兼任諮商心理師(90-91)
-
朝陽科技大學推廣課程部兼任講師(90)
-
新北市板橋心理衛生中心兼任心理師(87-88)
-
臺北市北區婦女福利中心陪同協談員(80-82)
-
臺北士林地方法院大專輔導員(79-80)
-
華梵大學塔羅社 社團指導老師(100-103)
-
華梵大學心靈魔法活動塔羅師(95-103)
-
駐店(私藏不藏私) 塔羅師(100-102)
|
重要經歷
|
|
重要訓練:
-
家庭系統取向1993年~1996年
-
TA人際溝通分析 1998~2001
-
歐曼讀夢2007~2009
-
EMDR 眼動減敏治療2009年
-
EFT情緒焦點取向伴侶婚姻治療 2011~迄今
-
美國NGH催眠協會認證催眠治療師2014~迄今~
-
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訓練2014~
|
重要研究
與著作
|
|
著作發表:
-
蘇貞(民92)。諮商師個案概念化內涵之分析研究- 概念構圖法之應用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-
蘇貞(民95)手足競爭與嫉妒心理 。諮商與輔導, 241,33-37。
-
蘇貞(民92)心理測驗在國內諮商工作中誤用的倫理省思。諮商與輔導, 215 ,25-29。
|